今天又在網拍敗了一台LOMO魚眼相機
最近真的不能再上網了啦... =_=
近期一定不會在網拍買東西...一定...一定不能
期待魚眼的到來~ : )
 
搖晃?鬼影?模糊?變色? 這是什麼奇怪的影像? 別懷疑你的眼睛, 在LOMO的世界裡, 見怪不怪,越奇怪越厲害!
    LOMO真奇怪。
 第一次看到LOMO相機拍的照片的人,會覺得LOMO照片怎麼這麼……奇怪!但是它的「奇怪」正是迷人之處。看到LOMO相機的人,會覺得更奇怪,LCA相機像是鐵做的小盒子,塑膠的四連拍相機像是奇特的玩具,就是很難想像它會拍出好照片,但是台灣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用這種相機記錄自己的生活。在這個數位時代,奇特的LOMO相機到底有什麼魅力呢?
 LOMO怎麼來的?
 LOMO是俄文Leningradskoje Opitiko Mechanitscheskoje Objedinenie的縮寫。翻譯成中文叫:列寧格勒光學機械協會。它的前身是西元1914年成立為俄國沙皇軍隊提供光學儀器的單位,後來轉為替蘇聯在光學、軍事、醫學和太空探索領域器材的研究開發組織。1982年聖彼得堡LOMO總部受到蘇聯國防部的要求,試圖設計出一款全功能全天候,且使用簡潔方便的相機,以供情報單位使用。設計師便以日本小型相機做為藍本,進行改良設計。沒想到設計出來的成品不符需求,被情報單位拒收(不過設計師沒被抓去勞改)。
 為了解決成品無法消化的困境,蘇聯國防部便下令,將LOMO轉為家庭用途,同時也將這台相機一併介紹給越南、古巴和東德的共產主義同志,希望他們能共襄盛舉,造成LOMO百萬台的銷售狂潮。這下子果然解決了庫存的問題,但過沒多久,蘇聯滅亡,它反倒成了蘇聯人民記錄偉大社會主義祖國傾滅的主要工具之一,從此群機逃散,幾乎消失影蹤……。

LOMO的復活
 1991年,有幾個奧地利學生跑去布拉格玩,在一間破舊的照相館裡發現LOMO,黑色的外型,再加上無差別的自由拍攝方式,讓他們真的從頭拍到腳,從臉拍到屁股。本來以為這一陣胡鬧會得來一卷曝光不足的膠卷,沒想到LOMO特殊的鏡片,竟然拍出平常相機拍不出來的特別色彩,這下子樂壞了這幾個小夥子,決定把他們的喜悅跟其他人分享。他們在維也納成立了Lomographic Society(樂摸影像協會),並把它命名為LOMOCAMERA (樂摸好攝機)向俄國申請重新量產,並不斷地推陳出新,目前已有十種不同款式功能的LOMOCAMERA可供愛好者選購,不管是傳統型,甚至是用塑膠做的機種,可以田字連拍,甚至九宮格型連拍、垂直四格連拍,嫌LOMO拍出來的顏色不夠怪的,也有彩色閃光燈可以幫忙。這些設計,讓每個人都可以找到自己想要LOMOCAMERA。
 而其中產量最大的,是於1963年推出的8和8M,截至1995年停產為止,官方公布產量為21,041,191台。幾乎可以分給目前生活在台灣的人人手一台,是相機製造史上的金氏世界紀錄,也是相機史上的奇蹟。
 LOMO的想法是世界性的、社會性的、公民性的,可以說照片無分好壞,只要你肯拍就有它的特殊之處。因此LOMO的社群發展非常快。全球各地皆有樂摸影像協會,台灣也已經成立,而展示樂摸照片的LOMOWALLS(樂摸牆),也成為一種特別的影像風格,受到廣大攝影迷的喜愛。LOMOWALL就是將大家拍到的LOMO照片排列成牆,非常壯觀。
 在莫斯科跟紐約,曾經舉辦過互相展示對方城市照片的LOMO牆,讓兩個冷戰時期對立的首都,能了解對方的生活。在台灣,LOMO攝影會曾經在台北光點裝置大型LOMO牆,台灣LOMO也曾在台中裝置大LOMO牆。

台灣的LOMO
 比起日本跟歐洲,台灣玩拍LOMO的人比較少,但是玩家的人數正不斷增加。在台灣玩LOMO的人,除了攝影師之外,藝人、模特兒、設計師、學生等等對於流行比較敏感的人士,都是拍攝LOMO的對象。LOMO不定時都有辦活動。前年開始,LOMO在全國各地都有辦活動,甚至組織同好到海邊拍攝。而同好會也逐漸成立,其中較大的LOMO攝影會去年也辦了第一屆的全國LOMO攝影大展,玩LOMO的社群也逐漸形成。南部的高雄LOMO社群,也在之前出過LOMO的攝影集,接下來一年會有更多的LOMO活動舉辦,有興趣的民眾都可以參加。

LOMO
玩家簡單入門

 首先,買一台簡單的LOMO機,。先拍一卷試試看。喜歡動態影像的人可以買田字型或者連拍的機種,想要好好發展自己的拍照技術的人,可以選擇比較接近傳統相機的LCA或者Holga機種。
 經過我們訪問兩位LOMO達人之後,他們一致推薦的機種,還是最標準的LCA。黑色鐵殼機身的LCA,不但不容易壞,而且好相機該有的功能都有,但是一些基本的攝影知識一定要會。你也可以在LCA上安裝彩色閃光燈,可以製造出繽紛奪目的色彩。
 如果你是初學者,台灣最普遍的塑膠四格相機,也是達人們推薦的選擇,不需要調整任何東西,只要對準目標按下拍照鍵就對了。
LOMO的精神就是「隨意拍、隨手拍」,所以隨手拿出來按下拍攝鍵就可以了,甚至你不對準拍攝的目標,也會有趣味的效果。比較傳統型的機種如LCA,基本的攝影知識還是要了解的,但如果用塑膠機種使用上和傻光相機差不多。
 常常上網或去書店看別人拍的LOMO照片,多拍幾卷,慢慢就知道怎麼拍了。LOMO拍起來的照片,有人覺得很醜,很不符合一般攝影的標準,但是很難有兩張LOMO照片看起來一樣。在後現代社會也算是一種個人風格吧?在陽光強的地方,LOMO拍攝效果會比較好,像是海灘,或是有藍天白雲的街道。
 要注意的地方是在沖印店沖洗LOMO照片時,常常會被沖印店以為是拍壞了,所以很好心的幫你把照片挑掉,因此請跟店家表明你是洗LOMO,或者是找有經驗的店家洗照片,不然很可能拍一整卷,你才拿到兩張照片……。

LOMO 十誡
 為了提醒剛買LOMO相機及已經拍了一陣子LOMO照片的人,據說LOMO長期提供以下十誡以供參考:
1. 機不離手, 手不離機。
2. 不分晝夜,隨時都拍。
3. LOMO是你靈魂的第二扇窗。
4. 愈近拍愈好玩。
5. 別忘了洗照片。
6. 要拍要快。
7. 照片沒洗出來前,永遠不知道拍偏了沒。
8. 沒洗出照片前,永遠不知你拍了什麼。
9. 從頭頂或屁股位置拍照可能拍得更好。
10. 把以上九誡當成放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十二樓的張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