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南方周末 2006年07月27日>
    像陳綺貞這樣不避諱公開自己年齡的女歌手不多。
她今年31歲,一直生活在台北,自幼與母親相依為命。她的母親是一位會計師,工作之餘
教小朋友彈鋼琴,以補貼家用。帶著母親的期望,陳綺貞從小開始學古典音樂。她不喜歡
古典音樂,與大部分學習鋼琴的孩子一樣,但她的理由與大部分孩子不一樣———「德彪
西的月光,蕭邦的夜曲,怎麼可以給小孩聽這種東西,這應該是給戀人互訴寂寞的歌曲。」
陳綺貞在《整個世界的黑暗》中這樣寫道。她放棄了古典音樂,跟同學一起練起了吉他。
 
    1996年,陳綺貞21歲,在台北的政治大學讀哲學。這年,她第二次報名參加木船民歌
比賽。木船民歌比賽相當於今天內地的「超級女聲」,陳昇、黃舒駿、萬芳、優客李林、
孟庭葦……都是從這個比賽開始自己的職業生涯。上一年,她初賽就被淘汰了。第二次參
賽,有2000多人報名參賽,台灣搖滾界「老大」伍佰是評委,他堅持讓陳綺貞得第一名,
理由是「自己彈自己作品的女生,實在不多」。
    她入行10年了,一直沒成為大紅大紫的巨星,卻擁有一批很忠誠的歌迷和「才女」的
美譽。「才女」的才華有多高?2006 年2月 7日,陳綺貞出版於2001年的圖文書《不厭其
煩》再版,力克村上春樹新作《東京奇談錄》,成為台灣最大的連鎖書店誠品書店的網上
銷售榜冠軍。陳綺貞剛剛開始在民歌餐廳唱歌的時候,聽眾不多,她很喜歡在每首歌之間
說說話,講講對歌的感覺,有點像老師上課。通常,演出結束的時候,她總說:今天的演
唱就到這裡,下課!
    所以,歌迷叫她「陳老師」。
 
    7月18 日,《城市畫報》在廣州中山大學舉辦「陳綺貞遇見城市」歌友會,門票只送
不賣。開唱那天,台下滿滿當當擠了1300多人,包括花200-300元買黃牛票進來的外地觀
眾。演唱中,台下男生用廣州話齊聲喊:「陳綺貞,我愛你!」聲音一浪高過一浪。
陳綺貞看一看臺下,低下頭說:「你們繼續,我想想該唱什麼。」
我每次都要到快上台的時候才想到要化妝,才會提醒自己在台上說點什麼話,不能只埋頭
唱歌。我常常忘記是一個歌手。我很喜歡寫歌,但是沒有什麼明星夢,我更在意寫的歌有
沒有人去唱。
    剛入行的時候我覺得可以做音樂相關的事情,但是沒有自信到覺得可以做一個歌手。
我從小是學古典音樂的,當時學古典音樂的趨勢是出國、去歐洲進修,我家的經濟狀況不
是很好,沒有辦法支撐繼續學,所以念到國中放棄了。高中的時候,台灣很流行民歌餐廳
。台灣人很愛唱歌,當時沒有KTV ,大家就到餐廳裡,上台唱歌給大家聽。那個時候常常
每個月書店都會賣歌本,吉他手就會拿著歌本給你唱。學校的吉他社、熱門音樂社都會讓
大家學那些歌。當時覺得有一天到民歌餐廳當民歌手是不錯的事情。我是在那種吉他社的
環境下開始彈吉他的。
    比賽的時候不會緊張。我記得在後台等好久,不知道出了什麼問題,等了好久,一群
人一群人的,我都快沒有耐心了,才輪到我開始唱,我第一次發現台下好安靜,一根針掉
到地上都能聽到,整個空間只有我的聲音。我覺得還蠻爽的。在學校唱歌的時候,台下都
鬧哄哄的,都沒有什麼人聽你唱歌。

    得了第一名之後,餐廳找我去唱歌,可是別人點別人的歌,別人點郭富城的歌,我都
不會唱。有些民歌手的歌本非常厚,聲音也可以唱任何人,但我就是不行。
我開始想如果我要維繫自己唱歌的興趣,必須自己寫。
    直到那天在華語音樂傳媒大獎領到一個最佳國語女歌手獎,我高興中有點失落———
為什麼沒有人給我作曲或者編曲上的獎呢?從今天開始我要好好記住我是一個女歌手這件
事情。在民歌餐廳唱了兩年,陳綺貞終於和唱片公司簽約了,東家是魔巖唱片。魔巖雖然
是一家台灣唱片公司,名頭卻在內地更響亮。魔巖旗下有火遍中國的竇唯、張楚、何勇、
唐朝,還有台灣一些當時不出名的年輕人,陳綺貞是他們簽下的第一位女音樂人。
    當時,魔巖唱片的歌手都很有性格,可陳綺貞還在上大學,沒有辦法一邊當學生,一
邊扮性格,於是她被定位為吸引學生的「城市的聲音」。陳綺貞在魔巖出了 3張專輯,《
讓我想一想》、《還是會寂寞》和《吉他手》,平均兩年一張。
    2002年,台灣唱片工業大面積下滑,魔巖唱片也隨之解散。
    1998年,我跟魔巖簽約。

    開始只是跟魔巖的人變成朋友,有演出就一起叫去看。其實我們都在互相觀察對方,
我也在看這個公司到底在做什麼,他們也看我到底有沒有在創作。他們旗下其實沒有台灣
歌手,是竇唯、張楚、唐朝這些內地的搖滾樂。我想說他們做漢子型的音樂很好,但是我
都沒有看過別的女歌手,我的音樂他們要怎麼處理,我們就給對方更多的空間,看看對方
準備怎麼做。
    正式發片第一天,是8 年前的這個時候。唱片公司覺得我是城市的聲音,把我定位成
一個都市長大的女生。他們就說要做一個噱頭———到人最多的地方發片。我們就到了台
北車站最正中的一個天橋,人來人往很多,結果造成交通大阻塞,被警察開了罰單,唱了
幾首歌就把我們趕走了。現在那個天橋已經沒有了。
其實我還在很多奇怪的地方唱過,地下道、海邊……
    1998年的時候,張學友、王菲,隨便我們知道的有名歌手,隨便都能賣到30萬、50萬
張,魔巖當時屬於小眾,雖然是小眾,但是也賣得很好,分配得還蠻好,有搖滾硬漢、街
頭少年、順子……大家都覺得這是一個音樂的環境,每個人都能發揮自己想要的。沒有想
到這麼快走下風。魔巖解散之後真的很可怕,幾乎所有曾經幫助你的人自己都在低潮,以
前人家罩住你,雖然還是要你自己寫歌,但在公司裡面有很多有想法的工作人員,還付薪
水給你。一旦這些都沒有的時候,你寫歌唱歌,不會有人告訴你,今天安排什麼表演、穿
什麼衣服、說什麼話、要不要化妝,所有的事情都要聽自己的意見。從裡到外都是自己決
定,你問別人,別人都自顧不暇了。

    2003年,陳綺貞自己成立「好小氣」音樂工作室,發行了《after17》、《sentiment
al-skill》、《旅行的意義》等 3張專輯。今年,她貸款製作了專輯《華麗的冒險》,兩
個月賣出超過30萬張。
    陳綺貞的音樂生產模式很獨特:自製———在家裡的床頭錄下自己的歌聲,自己發行\
——
—抱著CD送往一家家唱片公司,甚至還自理倉儲———用自家陽台囤積還沒賣出去的CD。
     7月18日的「陳綺貞遇見城市」歌友會以簽售CD、海報結束,陳綺貞一邊簽名一邊握
手。她原本以為只需要簽名握手10分鐘,沒有想到簽了整整1 個小時———歌友會當晚賣
掉了600張CD。
    我有一個小小的陽台,後面堆滿了一箱箱CD。
成立工作室,最大的難度是好多東西必須自己親手做:要跟政府拿執照;要賣東西要去申
請條形碼;封面設計出來要跟印刷廠聯絡、談價錢、選紙、對顏色;唱片出來後,要跟賣
唱片的老闆談幾月幾號開始賣,要不要舉辦試聽會,要不要辦活動……你幾乎沒有辦法找
外人幫你做這些事,公文是媽媽幫我寫的,小虎(鍾成虎,陳綺貞的男友)幫我做音樂上的
修改,音樂是我自己在家裡床頭錄的……

    我真的很不像做這種事情的人,印刷廠老闆接到我的電話,都覺得不可思議,他在電
話裡頭問:你為什麼要自己做這些事情?不會找人幫你做嗎?我說:我自己做,你要不要
算我便宜一點?有時唱片店老闆會打電話,說想要60張。我就抱一箱CD,跑去拿給他們寄
賣。後來慢慢好轉些,找了一個以前的學妹幫我,現在我們公司也就我們兩個人。
她可以去寄CD,可以幫我算每個月到底賣了多少張,還要算到底有沒有賺到錢。
我是數字概念很差的人,要跟數字奮戰,會受不了。現在我可以把這些事情交給別人,我
只要負責想就好了。
    陳綺貞的音樂工作室連她在內一共兩人,卻依靠貸款製作出兩月銷量30 萬張的音樂專輯
《華麗的冒險》
  
2004和2005年的交接時,綺貞號召了目前最頂尖也最有熱情創意的幾位音樂人,將這三年當中綺貞的創作用兩個禮拜的時間同步錄音完成,遠赴北京錄製弦樂,再到美國杉磯邀請到替Pink Floyd 的唱片做母帶後期處理的大師 Dough Sax 來為專輯做最後最完美的呈現過程中有所顛覆,有所啟發,一路醞釀完成了這份充滿藝術氣質的禮物,從綺貞的指尖出發,經過了這麼長的時間,這麼遠的旅行,睽違三年全新創作,勢必造成樂壇與歌迷熱烈討論與期待。

1. 旅行的意義  
2. 腐朽  
3. Sentimental Kills  
4. 華麗的冒險  
5. 太多  
6. 花的姿態  
7. Self  
8. 80%完美的日子  
9. 表面的和平  
10. 靜靜的生活  
11. 最初的起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十二樓的張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